千秋佳人
展览介绍

中国古代描绘女性人物的绘画在广义上被统称为仕女画,是传统绘画中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影响的经典画科。从六朝的秀骨清像,盛唐的秾丽丰肥,以至宋元的端严秀丽和明清的纤细娇柔,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塑造了众多佳人形象,更反映出各时代随政治、习俗、风尚更迭,女性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的变迁。

早期围绕女性展开的绘画多具有劝诫功能,其目的通过图画树立女子道德、行为的典范。此外,六朝时出现的描绘贵族妇女游乐生活的题材至唐已臻成熟,在教化人伦的功用外,仕女画成为展现女性情态、悦人心目的绘画形式。五代、两宋时期,历史、传说和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被大量描绘,并成为流行题材。明清时期随着市民文化博兴,仕女画创作更趋通俗化、商业化,《西厢记》《红楼梦》等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素材来源。

本展是继“庙堂仪范”“林下风雅”“众生百态”之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藉此,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各时代画家笔下女性的绝代风姿,更能从流传千古、情系家国的动人故事中体味和感悟古代女性的精神,以及其日常生活情趣。

早在先秦时期的《九歌》、三国时期的《洛神赋》等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对女子优美形象的描述,“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是时人对于女性美的赞叹。此外,也不乏规诫“妇德尚柔,含章贞吉”的《女史箴》言。这些著作成为早期女性人物绘画的依据。而依托文本创作仕女画也形成一种传统,记录于史册列传的宫嫔、女史,吟咏于诗词歌赋间的仙子、红颜,流传在传奇、小说、戏曲中的侠女、闺秀,都成为仕女画的表现对象。第一单元“文本佳话”选取以历史、传说、文学和民俗文本为题材的绘画,借以展示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形象。

“品四时之景物,务要明乎物理,度乎人事”,古代宫廷女子长居禁庭,其生活娱乐仰赖四季变换,从而催生出表现她们一年节令活动的宫中岁时行乐图,春时郊游赏花、夏可倦绣采莲、秋能乞巧拜月、冬则围炉观雪。娱乐嬉戏之外,古代女性在社会生产中还承担着纺织、育儿的社会分工,采桑养蚕、纺纱织布、衍嗣后代是上至后妃、下至民妇的重要职责,耕织、宫蚕、婴戏便是表现女子辛勤劳动、慈爱育子的绘画题材。此外,将女子形象与琴、箫等乐器,芭蕉、梧桐等植物相结合,则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夫对于女性美的优雅追求。第二单元“生活情态”选取表现女性日常生活及劳动的作品,分为宫廷岁时、桑织、婴戏、奏乐及休憩五部分,借以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全部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如需下载或利用画作高清影像请联系故宫博物院

关于名画记|全部作品|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15-现在 故宫博物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5067311号-1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合作伙伴:    技术支持:Glaer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