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清凉环翠图卷
清代, 龚贤作 ,纸本 ,设色 , 纵30cm , 横144.5cm
《清凉环翠图》卷,清,龚贤作,纸本,设色,纵30厘米,横144.5厘米。
本幅自题:“清涼環翠,龔賢。”钤“半”、“千”印。引首吴昌硕篆书“言采其薇”四字。 龚贤晚年在南京清凉山购置了几间瓦屋和半亩土地,栽花种草,潜心作画,名“半亩园”,此图即描绘龚贤所居的清凉山实景。画面大江开阔,古城环绕,山峦起伏绵延,清凉台隐现于云雾之间,构图平中寓奇。设色以石绿为主,配以花青大片晕染,浓郁沉厚,水墨淋漓。此图规格、尺寸、画法均与其同藏故宫博物院描绘栖霞山景色的《摄山栖霞图》卷相同,当为同时所作。正如尾纸曾熙题跋所评:“野遗居金陵最久,所写山皆金陵。二图尤苍苍郁郁,读之如游栖霞、清凉,扩我壮怀也。”
龚贤平生极少作设色画,广州美术馆藏其《秋山飞瀑图》轴,自题:“半亩居人年近六十,未尝一为设色画,盖非素习也……。”年款“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年),龚氏时58岁,故此幅当为其58岁以后晚年所作。
《虚斋名画录》著录。

作家龚贤简介
-
龚贤(1618—1689年),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 、柴丈人等,江苏昆山人,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居南京清凉山,买画课徒,生活清苦。性孤僻,与人落落寡合。他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不同于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所倡导的笔笔有古意的创作格法。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 作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