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膺游鱼图轴
清代, 李方膺作 ,纸本 ,墨笔 , 纵123.5cm , 横60cm
本幅纯用水墨,画中所绘五条鱼的动态各不相同,或逐浪前行,或徜徉水面,或徘徊回绕,或展鳍跳跃,浓墨、淡墨相互辉映,各成章法,作者用笔洗练,线条虽简单勾勒,却把水中游鱼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无一笔画水,但是一半露出水面的鱼身,似有还无,似无还有,意味无穷,达到了意到笔不到、景在画外的艺术效果。
画幅右边款题:“三十六鳞一出渊,雨师风伯总无权。南阡北陌槔声急,喷沫崇朝遍绿田。晴江李方膺。”钤“晴江的笔”白文印、“虬仲”朱文印。题诗一贯到底,字体浑厚雄肆,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体现了豪放与动态的美感,从而成为诗、书、画完美统一。
“出渊”和“喷沫”出典于《三国志》“鱼潜于渊,出水煦沫”,讽刺那些名不副实,尸禄素餐的达官显贵们。根据画面的风格和题诗,可推断此图是李方膺罢官之后所作,他以游鱼隐喻自己脱困樊笼,复得返自然的心境,以此排解自己在官场中备受压抑和排挤的愤懑心情。

作家李方膺简介
-
李方膺(音yīng)(1695—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江苏南通人。曾以父荫出任山东乐安、兰山,安徽合肥等地县令。为官清正,为民着想,因不肯随上级俯仰而被诬罢官。寄居南京项氏借园,常往来于扬州,卖画为生。善画松、竹、梅、兰及小品,主张绘画创作应直接向生活学习,以创造出自己独立的风格。李方膺的画风如其为人性格,落墨雄肆浑厚,沉着痛快,用笔横涂竖抹,脱略恣纵,以气势胜。
- 作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