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昶湘江风雨图卷

明代, 夏昶作 ,纸本 ,墨笔 , 纵35cm , 横1,206cm

  《湘江风雨图》卷,明,夏昶作,纸本,墨笔,纵35厘米,横1206厘米。

  画幅右上方自题图名《湘江风雨》,款“東吳夏昶仲昭筆”,钤“東吳夏昶仲昭書畫印”、“燕寢凝香”印二方。

  夏昶画竹,以其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名重一时。他一改前人画竹独幅数竿的表现形式,而用巨幅长卷描绘竹树的千竿万梢,同时还“延之以洲渚,加之以风雨”,更显浩浩荡荡,气势恢宏。他笔下的墨竹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人式的寄兴抒怀,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此卷竹林随湘江两岸景致的变化而隐现,起自淡阔的沙洲,之后是平缓的坡陀,继而是坚硬的岩石,又入清冷的江水,再后是壁立的山崖,最后经急湍飞瀑、汩汩溪流而入山,竹树或整或零,或疏或密,老干新枝,各尽其态。画家充分利用了长卷的广度精心描绘出一种起伏张弛的流动性和情节性,实际上是传统墨竹与水墨长卷的结合。夏昶画竹,强调气韵,主张“一气呵成”,“画巨幅尤须如此”,此卷竹叶落墨即是,不见复笔,山石以斧劈皴法大笔侧锋挥扫而成,从首至尾,气脉通连飞动。

  卷后自跋中云此图作于“正統己巳(1449年)秋九月”,正值夏氏62岁出知瑞州之时,是其晚年墨竹长卷的代表作。

撰稿人:傅东光
查看细节加入收藏

作家夏昶简介

夏昶(1388—1470年),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江苏昆山人。官至太常寺少卿。善画墨竹,初师王绂,后融会吴镇、倪瓒画法,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他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作家详情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如需下载或利用画作高清影像请联系故宫博物院

关于名画记|全部作品|使用帮助 |版权声明 |影像授权

Copyright © 2015-现在 故宫博物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5067311号-1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合作伙伴:    技术支持:Glaer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