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

清代, 王翚作 ,纸本 ,墨笔,纵187.5cm,横68cm

  《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清,王翚绘,纸本,墨笔,纵187cm,横67.2cm。

  本幅自识:“烟浮远岫图。丁卯腊月八日仿巨然笔。海虞石谷子王翚。”

  下钤“王翚之印”白文印、“石谷”白文印。另收藏印三方:“王藻儒考藏图书”白文印、“愉庭吴云审定”白文印、“陆朴埜娱老”朱文印。裱边钤藏印四方:“阁鉴藏”朱文印、“夫容江馆”朱文印、“愉庭吴云审定”白文印、“白云私印”白文印。又裱下端有李瑞清书牍。

  “丁卯”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王翚时年56岁。

  此幅以纵向构图取势,山头处作小块状的矾头,为雄伟的山峦增添了灵巧的韵动感。山谷间绘茂密的丛林,使苍茫的山峦增添了生命的气息。图中山石以大披麻皴皴擦,其明净淡雅的线条营造了画面云烟飘渺的意境。 此图是王翚晚年仿宋巨然《烟浮远岫图》的代表作之一。据王翚仿巨然的同名画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款题而知,王翚首次见到巨然的《烟浮远岫图》是在“毗陵庄太史家”,当时他42岁(癸丑,1673年),款题:“巨然《烟浮远岫图》今在毗陵庄太史家,真海内第一墨宝。余尝借观,背临大概。寄呈闻川尊先生。”又题长句,落款“癸丑上巳日,石谷重识。”王翚自此不断地仿巨然《烟浮远岫图》,或自娱,或送友人留念。他送笪重光的仿品目前藏于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美术馆。根据图上所钤“王藻儒考藏图书”印可知本幅是他送友人王藻儒之作。

  《王奉常书画题跋》、《吴越所见书画录》著录。

撰稿人:李湜
查看细节加入收藏

作家王翚简介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清初画家。祖上五世均善画,曾祖王伯臣,善画花鸟,祖父王载仕,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父亲王云客也善画山水,画风秀雅。
  王翚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绘画,先拜同里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后得到王鉴、王时敏的提携和悉心栽培,王翚的画艺骤进,声名鹊起。在游学于王时敏时,王翚摹仿李成、董源、巨然、赵令祉、米友仁、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曹知白、陈汝言等宋元名家的典范图式,笔墨纯正,色彩清新,熠熠生辉,号称“集宋元之大成”。
  王翚的山水画既师法古人,又师法自然,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创立了所谓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故王时敏称“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为一”。在王翚35岁到60岁之间,其作品最为精彩,技法精巧,清丽工秀,有“合南北为一手” 的独特风格。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格齐名,被称为“四王吴恽”,又称“清六家”。
  康熙三十年(1691年),60岁的王翚由其画学弟子、时任兵部左侍郞的宋骏业推荐,以布衣应诏供奉内廷,绘制《康熙南巡图》,三年完成,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其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且与王原祁二人有“画圣”之称。60岁以后,由于求画者甚多,王翚的作品多为应酬之作,难免粗制滥造,还出现了不少代笔画。又由于其技法纯熟,形成了一定的格式,下笔往往带有习气, 不及以前的作品生动清新。 

作家详情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如需下载或利用画作高清影像请联系故宫博物院

关于名画记|全部作品|使用帮助 |版权声明 |影像授权

Copyright © 2015-现在 故宫博物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5067311号-1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合作伙伴:    技术支持:Glaer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