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松鹿图轴

清代, 朱耷作 ,纸本 , 纵181.6cm , 横94cm

        此图笔墨简率,纯用水墨渲染涂写,画家用富有金石气的书法用笔入画,松树枝干蜿蜒虬曲,状如屈铁,松针根根外张,锋芒外露,气势逼人。鹿亦用瘦劲的线条写出,背身向外,头部右偏,瞳仁上翻,如瞪白眼,对眼神的处理正是八大山人一贯的手法,论者常认定此为八大山人睥睨污浊世道的表达手段。画心左上署款“辛巳秋中八大山人写”,并钤“八大山人”

       “何园”两方印,辛巳为康熙四十年(1701年),八大山人时年76岁,此画为其晚年代表作品。

撰稿人:毛翔宇
查看细节加入收藏

作家朱耷简介

朱耷(1626—1705年),明宗室宁献王朱权后裔,封藩南昌,遂为江西南昌人,小名耷。清顺治五年(1648年)落发为僧,法名传綮。一生字、号、别号甚多,有个山、驴屋驴、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号八大山人。坎坷的命运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及艺术思想,其绘画作品多寄托着对清王朝的痛恨,及对明王朝的眷恋之情。他的山水画在宗法元黄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润泽秀逸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劲拔荒率的艺术风格。其花鸟画在参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画法的同时,又融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注重鱼、虫、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现,以象征手法表达隐晦的寓意。借此表达自己作为明皇族后裔,百般无奈的感慨之情。他与同为明遗民画家的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书法宗王献之、颜真卿,淳朴圆润,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作家详情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如需下载或利用画作高清影像请联系故宫博物院

关于名画记|全部作品|使用帮助 |版权声明 |影像授权

Copyright © 2015-现在 故宫博物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5067311号-1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合作伙伴:    技术支持:Glaer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