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岩栖高士图轴

清代, 王翚作 ,纸本 ,墨笔,纵122.7cm,横31.5cm

《岩栖高士图》轴,清,王翚作,纸本,墨笔,纵122.7厘米,横31.5厘米。

  此图是王翚盛年山水画代表作。该图以高远式构图,画高岩幽壑,长松平湖,岩崖间古木盘虬,杂草丛生,山径盘陀,叠叠山泉涌出峡谷,流入湖中。峡谷间山馆水榭或半隐于崖畔,或横架于流泉之上。近岸平坡松荫下一人仰坐,似在欣赏幽雅的湖光山色。此画结构严谨,意境清幽。据记载明代唐寅曾有之,画家虽未言仿唐寅画法,然所画山石用元人干笔皴擦,参用宋人斧劈皴法,苍劲秀润,用墨干湿相济,变化多端,极富逸趣与韵味,似应是画家早期精研唐寅画法后的变化所得,体现了画家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典型风貌。

  图中王翚自识虽未署年款,但笪重光题跋书于壬子年,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王石谷时年41岁,此图应作于当时或稍前。本幅上方王翚自题七言诗:“高士岩棲趣自幽,白雲天半讀書樓。銀河落向千峰裹,長和松濤萬壑秋。”又笪重光、恽寿平题和。从三人题诗中得知,此图作于毗陵(今江苏武进)舟次,时三人聚会于此,研讨绘画达40余日,以诗书画互赠,被称为“艺林盛事”。此图乃王翚画赠笪氏之作。

  本幅另有鉴藏印七方:“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文金祥
查看细节加入收藏

作家王翚简介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清初画家。祖上五世均善画,曾祖王伯臣,善画花鸟,祖父王载仕,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父亲王云客也善画山水,画风秀雅。
  王翚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绘画,先拜同里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后得到王鉴、王时敏的提携和悉心栽培,王翚的画艺骤进,声名鹊起。在游学于王时敏时,王翚摹仿李成、董源、巨然、赵令祉、米友仁、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曹知白、陈汝言等宋元名家的典范图式,笔墨纯正,色彩清新,熠熠生辉,号称“集宋元之大成”。
  王翚的山水画既师法古人,又师法自然,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创立了所谓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故王时敏称“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为一”。在王翚35岁到60岁之间,其作品最为精彩,技法精巧,清丽工秀,有“合南北为一手” 的独特风格。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格齐名,被称为“四王吴恽”,又称“清六家”。
  康熙三十年(1691年),60岁的王翚由其画学弟子、时任兵部左侍郞的宋骏业推荐,以布衣应诏供奉内廷,绘制《康熙南巡图》,三年完成,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其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且与王原祁二人有“画圣”之称。60岁以后,由于求画者甚多,王翚的作品多为应酬之作,难免粗制滥造,还出现了不少代笔画。又由于其技法纯熟,形成了一定的格式,下笔往往带有习气, 不及以前的作品生动清新。 

作家详情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如需下载或利用画作高清影像请联系故宫博物院

关于名画记|全部作品|使用帮助 |版权声明 |影像授权

Copyright © 2015-现在 故宫博物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5067311号-1    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    合作伙伴:    技术支持:Glaer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