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兹灵蛇
查看全部时代卷轴
-
作品风格总述
作品综述
作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历代绘画作品近五万件(套),近千件系国家一级文物,几乎囊括了中国绘画发展各历史时期的名家名品,其中元以前精品四百余件(套),数量居全国各博物馆之首。这些作品中,有不少为稀世之珍,或为历经劫难而流传至今的孤本真迹,或为美术史上大师巨擘的铭心绝品,精华荟萃,蔚为大观。绘画藏品也因此成为故宫博物院艺术藏品的重中之重。故宫博物院的绘画收藏以明清宫廷旧藏为基础。历代帝王对书画珍玩的喜爱使大量艺术珍品汇入宫中,乾隆时期内廷收藏的历代法书名画就曾达数万件之多,存世的晋、唐、宋、元名画几乎搜罗无遗,可谓盛极一时。但随着清王朝的衰微崩溃,加之数次战乱兵燹,这些藏品有些被外国列强劫掠出境,有些被末代皇帝溥仪盗运散佚民间,至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时,初步清点的宫内藏书画数量尚不足七千件。
欣赏作品 -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南北对峙,时局经常动荡不安 。寄希望于未来,解脱今世苦痛,成为人们思想意识的主流,外来的佛教以及广泛流行的道教蔚然成风。相应的艺术领域亦受之影响 。 绘画方面,由于儒学礼教的动摇、佛教的传播、玄学的兴起,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在绘画主题以及诸多技法上均较前朝有所拓展。大批士族从事绘画,涌现出具有高度修养的知名画家,如西晋曹不兴及其弟子卫协;东晋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
-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
- 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中 ,隋唐是继魏晋以后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具有鲜明的时代气象和个人风格特点,五代则上承唐朝下启北宋。隋代绘画呈现“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唐代承袭隋代,并获得全面发展,人物鞍马成就非凡,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相继成熟,花鸟走兽作为画科相对独立,有不同特点,可谓“焕烂而求备”。初唐,人物画有很大发展 ,画法呈中原、边陲两种风格,山水沿袭隋代以来的细密画风,楼台界画出现了“仰画飞檐”的画法...
-
元代
元代
- 元代是中国绘画发生重大转折变化的时期,“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人物画相对减少,山水画盛行,花鸟画中枯木竹石、梅兰题材流行。绘画师承上追唐、五代和北宋,强调要有“古意”和“士气”,摒弃南宋院体的所谓"近体”。创作思想承北宋以来的“文人画”衣钵,“遗貌求神”,不强调形似逼真和刻意求工,而追求物象的内在神韵,抒写画家的主观情趣。笔墨形式以简逸为上,善用水墨法,突出笔情墨趣,重视书法趣味,并将诗、书、画三...
-
明代
明代
-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绘画及书法在沿承宋元帖学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文人书画的兴盛也影响到书画本身相关因素,如纸张、装祛、题跋、款印等方面,均与前朝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极富时代特征。 绘画方面,明初重建画院,宫廷绘画兴盛一时,花鸟画成就尤为突出,如宣德时的倪端、孙隆,成化、弘治年间的林良、吕纪。画院外的戴进,以其浑壮雄厚之 画风开创“浙派”,成为明前期与宫廷绘画...
-
清代
清代
-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市民文化思湖和审美意识在生产恢复后的增长,加之西方文化的逐步传入,使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均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清代绘画继续元、明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和水墨写意画盛行,画派林立、风格纷呈。清初,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继承董其昌文人画衣钵,竭力提倡摩古,甚得元人三昧,成为画坛正统派,其画风影响了有清一...
查看全部
- 学术资讯
- 学术讲座
- 2024-12-26《重绘山水底稿——玉泉山历朝营建历程与承续关系浅探》
- 2024-12-01《三体石经残碑》
- 2024-11-21碑帖拓本知识与清宫御书处镌碑刻帖案例解说——“古梅讲坛”第四讲
- 2024-11-06故宫博物院举办“2024年元代书画学术研讨会”
- 2024-10-17“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 2024-10-17《镇院之宝——明宋广草书风入松词轴》
- 2024-10-17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展出
- 2024-10-17《探本溯源 回归常识——罗世平教授访谈》